首页

医疗调教注射

时间:2024-05-05 12:56:16 作者:中丹两国探险家计划再携手 开启划船链接太平洋之旅 浏览量:75891

  中新社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金旭)正月十五元宵节离不开一个“闹”字。吃元宵、观舞狮、猜灯谜……海外华侨华人延续传统,在团圆欢聚中祈福新岁。

  “在马来西亚,元宵节是一个浪漫的节日。”马来西亚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颜天禄在接受中新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华人青年有元宵“抛柑”的习俗,单身女性将写有联系方式的柑橘抛入湖中,等待有缘人捞起,期待美好的姻缘。

  在马来西亚马六甲鸡场街,1000盏大红灯笼喜气洋洋。颜天禄表示,马六甲武术龙狮总会已经准备了近两个月时间,“九龙呈祥”齐欢庆,88头醒狮威震八方,高桩舞狮的跃动身影与中华武术结合,定能把元宵之夜的热闹气氛推向高潮。

2024年2月,马来西亚马六甲鸡场街的龙年新春氛围。 (受访者供图)

  吃完团圆饭后,颜天禄计划和家人一起在鸡场街观看舞龙舞狮表演。他称,灯火阑珊处游人如织,鼓乐声声间,龙腾狮跃,与家人一起祈福迎祥是一年中难得的时光。

  在韩国首尔,中国在韩青年联合会会长崔庆峰的元宵节家宴讲究入乡随俗,按照韩国民俗为朋友准备九色菜、“清耳酒”。“韩国还有吃五谷饭的传统,我们会将其换成象征团圆和美满的元宵,在延续中国传统年俗的同时,寄托对家乡、家人的思念。”他说。

  “我的家乡在哈尔滨,我记得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和家人一起赏花灯、猜灯谜。每当吃到香甜的元宵,这些美好的回忆就会在脑海中浮现。”崔庆峰说。

  “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在日本长崎,约1.5万盏灯笼将龙年灯会装点得如梦如幻,吸引各国游客慕名前往。日本华文教育协会会长颜安表示,和外国民众一起置身五彩斑斓的灯火中,尽管语言和文化背景各异,但元宵节的欢乐气氛感染着每个人。

  “元宵临近,我们学校的老师精心策划,将元宵节的传统文化习俗引入课堂。”颜安告诉记者,华裔青少年们在灯笼上发挥自己的创意,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孩子写下“福”“吉祥”等字,还有的孩子画出了樱花、大熊猫、荷花等图案。

2024年2月,日本华裔青少年在绘制元宵彩灯。  (受访者供图)

  颜安表示,课堂上,老师们讲解了中国“南汤圆,北元宵”的传统,也鼓励孩子们事先向家长请教或自行查阅资料,在课堂上介绍自己父母家乡的元宵节庆祝方式。“在日本,人们在元宵节有喝红豆粥的习惯。希望孩子们能知道不同国家虽然习俗不同,但寄托的都是同样的美好愿望。”颜安说。

  加拿大蒙特利尔华人联合总会主席曹寿康来自江苏无锡,远离家乡多年的他依旧坚持在元宵节亲手制作汤圆。曹寿康娴熟地制作汤圆皮,旁边的家人帮忙拌制芝麻、豆沙等馅料。“用开水烫糯米粉能让口感更绵软,而面剂子需要压成中间稍厚、边缘稍薄的圆形皮。”他说。

2024年2月,蒙特利尔华人联合总会主席曹寿康家里制作的汤圆。  (受访者供图)

  “一切准备就绪,搓汤圆成了全家老小期待的重头戏。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一碗香甜的汤圆是团圆的象征,希望这份温暖与美好能代代相传。”曹寿康说。(完)

【编辑:何颖】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两会受权发布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秘书处关于代表提出议案处理意见的报告

一带,即石西公路沿线果蔬产业带。采取“跨村联营,村企共建”模式,该街道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建成辣椒、蔬菜种植基地2个,种植面积3000余亩,以“稻+菜”轮作模式,实行机械起垄、人工移栽、人工施肥的“一体化”种植方式,使“冬闲田”变“增收田”,最大化提高土地使用率,带动200余户村民长期就业。

安九高铁江西庐山站东站房建设取得新进展

福嘉堡精酿啤酒展区的摇摆盖啤酒瓶受到经销商青睐。展区负责人于跃告诉记者,这种瓶盖随时可以开关,密封性也好,为消费者解决了啤酒开瓶就得喝完的难题,空瓶还能回收利用,很受消费者喜爱。“目前有韩国和新西兰的企业在和我们对接,意向比较大。”

5100多万名参保人员看病报销更方便

“以风电、光伏为基础的新能源,具备波动性、间歇性和弱支撑性,它的并网运行要依靠火电、水电抽蓄这种调节和支撑性的电源,以及大电网的统筹来作为支撑运行。”在9日召开的2024宁德时代储能新品发布会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首席技术专家惠东这样解释。

寒潮继续影响我国中东部 中东部地区将有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

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修订版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修订后的《管理办法》新增条款,鼓励民营企业通过直接投资或者独资、控股、参股等方式积极参与特许经营项目。

山东青岛:外国友人走进小学校园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班玛更珠,又名严永山,藏族,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2008年入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藏学》杂志社,担任《中国藏学》汉文版编辑。2012年,调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从事西藏历史和藏族文化研究工作。先后参与完成《西藏通史》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多次承担社会调研和涉藏外宣工作,在国内相关学术期刊上用藏、汉双语单独发表学术论文、译文、综述、文章近百篇。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